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健康之路》 > 20138
编号:13722750
病理技术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8月1日 丁祖炎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摘要:目的:研究病理技术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表现,探究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。

    方法: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参与活检的25例标本进行抽样,均疑似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病症,通过对其下层远端粘膜以及肠管进行的HE染色筛查,所用分析方法为S-100蛋白、Cathepsin D以及PGP9.5。

    结果:对25例疑似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病症的标本进行检测可知:结肠粘膜(近端)中,可发现较多神经节细胞,而在结肠粘膜(远端)中,可发现24例缺如,出现神经节细胞的共有3例。

    结论:采用适当的病理技术,对先天性巨结肠标本进行诊断,能够有效探明特征性,将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交叉运用,能够互补其优势,值得临床推广使用。

    关键词:病理技术使用 巨结肠诊断 应用

    Doi:10.3969/j.issn.1671-8801.2013.08.068

    【中图分类号】R-0 【文献标识码】B 【文章编号】1671-8801(2013)08-0072-01

    Hirschsprung Disease,即先天性巨结肠病症(HD),该病症属于消化道疾病,是儿童的常见病。一般而言,从病理诊断的基础上来看,肠壁会产生病变,引发肌间神经丛中的细胞缺如,同时还伴有神经纤维病变以及扩张等现象。若对患儿进行病理技术诊断,很容易判断其病因,但是儿童的神经节尚有缺陷,生长结构并不完整,那么就需要用到更加有效的临床诊断方式。本文就根据三种检测方法,对诊断患儿相关疾病进行研究,做出如下报告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。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参与活检的25例标本进行抽样,均疑似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病症,所有患儿中,有男性患儿共20例,女性患儿共5例;年龄在25天-6岁之间,平均年龄为15.44个月。

    1.2 一般方法。对所有患儿进行样本取材,25例患儿均有疑似先天性巨结肠病症,而在检测中,术式影响较大,那么无法在标本的较远端显示肌层,所以可知应该取肠管道在粘膜的远端进行切片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